专题走访 专门落实 促进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发展
发布日期:11/24 字号:〖大 中 小〗
“三大一实干,三强一争先”活动从3月启动以来,常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局除了对辖区内及联系村的企业进行了走访外,还组织了对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内的企业进行了专题走访。
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成立于2016年5月,主要依托常州综保区及常州海关直通点建立而成,占地500余亩,拥有普通仓库2万平方米,保税仓库5万平方米。规划了跨境电商综合商务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跨境电商普通仓储区、跨境电商保税仓储区、检验检疫综合处置场所、物流发展用地、集装箱多式联运堆场、重型机械转运区等八个区域。目前可覆盖跨境电商全模式,已打通直邮进口和直邮出口模式。入驻电商企业及电商服务商30余家。2016年9月获批省级试点园区。
常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就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发展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展望期许度对跨境电商产业园内30余家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商进行了专题走访。走访中,企业反映的问题聚焦为三个方面:政策“洼地”优势不明显,综保区作为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载体,政策“洼地”优势不明显,缺少长久的、成文的发展、推动政策。目前,仅新北区政府及综保区依据区域自然禀赋及产业、人口、交通等优势,协力推进。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部分企业方向不明,发展举步维艰。通关效率低业务难开展,目前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虽然可覆盖跨境电商全模式,但联检部门之间对部分条款的认知不同等原因,导致部分业务模式未打通,大大拉开了常州与杭州等先进地区的差距;且联检部门目前的相关通关操作无法满足大型企业通关需求;加上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前期的业务量不足直接导致高抽查率,从而降低了通关效率,影响业务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及时,根据国家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的管理要求,需要由地方政府建立统一的、可控的公共服务平台,在电子商务企业、报关企业、物流企业和海关、国检、外管、国税等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实现“单一窗口”监管。由于前期缺乏牵头部门,常州市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一直到2017年初才由常州综保区开始先行建设。
企业出题,综保区来解题。专题走访中收集到的相关问题,综保区管理局经过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后,抓住重点,强势出击,多措并举,主抓落实:加强与海关、国检、商务、税务部门的沟通,及时召开座谈会与推进会,完善常州跨境电商领导小组职能,贯彻例会制度,提高创新意识,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常州跨境电商相关职能的建设速度,提升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监管中心的通关效率;积极向上级部门,江苏省乃至国家层面,争取相关有利政策,解决常州在跨境电商产业上发展的瓶颈问题,缩短与周边地区政策差距;推动现有的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运营、物流配套等企业,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载体支撑;以跨境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为突破口,完善各业态模式,提升服务功能,联合相关单位,形成合力,推动020线下社区店在我市各区复制、布局。协同全市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单一窗口推进常州跨进电商产业建设;加快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搭建了常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一期),目前该平台软、硬件完成安装,与海关、国检及相关功能企业的接口模块联调联试顺利,系统已挂接市商务局政务网正式上线。
目前,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常州实体市场和产业链优势,已成为市场采购贸易之外新的外贸增长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园区直邮出口累计达18万票,同类业务量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