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综保区对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反响热烈之一
发布日期:07/09 字号:〖大 中 小〗
6月28日上午,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总结过去五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今后五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和2018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对促进创业创新、稳增长保就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让企业和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成为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会议强调,要以更实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五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和进出口通关时间均压减一半,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减税降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带动有效投资增加。二是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涉及安全质量方面的要严格按规定监管。对刁难企业和群众、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问责。三是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五年内不动产登记时间和电力用户办电时间均压缩三分之二以上。着力搭建平台、精准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生态。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打造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三年内实现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满足地方普遍性政务需求,五年内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常州综合保税区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向军表示,“放管服”改革给企业“松绑”,给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简政放权带来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这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企业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职能部门办事也有章可循。”更加合理透明的制度,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常州综保区项目招商部员工汤俊表示:“通过简化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可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这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适应全球竞争趋势的迫切要求,有利于疏通企业办事的‘堵点’,缓解企业感受的‘痛点’。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改变了一些部门习惯等人上门审批的工作方式,让政府部门有精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以前审批监管分离、部门间监管职能交错、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突出;现在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职能部门边界清晰、监管有法可依,逐渐形成了审批监管一体化,提高了监管效率和透明度,执法更文明公正。”常州中创供应链有限公司经理邓艾迪如是说。
大家表示,一方面,应进一步明确政府权限,建立政府权责清单,强化政务公开,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无忧的亲清政商关系;另一方面,要把“群众办事是否方便”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加快构建“群众点菜、后厨配菜”的“中央厨房”式政务服务模式。对于“放管服”涉及的重点领域,还没有立法的,应当尽快启动相关立法程序,至少是启动先期调研,有了法治保障,“放管服”成效才能可持续,才能让企业家们安心。